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使学生认识历史规律和历史知识初中的历史教学是离不开史料知识的。但是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史料知识的运用一定要恰到好处。少量的史料知识无法真正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史料知识使用得过多则会出现喧宾夺主的可能。只有将史料知识运用得恰到好处,才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历史规律和历史的本质。例如,在对清朝末期出现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教学时,教师应恰当地运用史料知识,使学生充分了解到清政府所签订的各种不平等条约,体会近代中国逐渐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充分领悟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使学生充分理解少年强则国强的道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二)培养初中生对历史的学习能力在对初中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渐培养学生的时空概念,让他们熟练地掌握正确的历史年代计算方法以及使用和识别历史图表等一些基本的技能。同时,应使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熟练地进行书面和口头表达,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明白人类的社会是由低级向着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的发展是有自身的规律的,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让学生学会客观地对历史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评价和认识。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教学的需求作为根据,对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史料中获取最大限度的有效信息,并且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以及判断,从而充分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和技巧。

二、关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合理运用的建议

(一)运用史料的过程中应该以教材为主体初中的历史教材内容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正文之外还包含了图片、阴影文字等一些其他的组成部分,其他辅助材料还包括一些音像制品。教材中的史料知识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其进行认真解读,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再进行一定的补充。但是不能一味地进行补充,课外史料知识运用得过多极容易淡化教材原有的材料,使教材所提供的材料产生不了应有的作用。课外史料的应用目的是辅助教材的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历史,进一步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二)运用史料时应该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时期的学生身体和心理正处在一个发育的阶段,其思维方式正从具体思维向着抽象逻辑思维逐步转换,但是有一些时候具体思维还是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时,初中生能够很好地进行假设和逻辑推理,可以更好地去判断推理过程本身的逻辑方法和形式上的不同。同时,具体形象也会经常影响到初中生的思维,在对问题进行剖析和了解时还是会习惯性地关注表面的直接关系,或者不能够突破感官经验的限制对现象的本质进行了解。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着他们更加容易接受一些比较直观易懂的内容,例如故事和图片等。因此,在选择史料时,在满足教学内容的情况下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运用史料时应该注意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是起着一个引路人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史料的收集,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传统教学模式中,历史教师对教学手段的运用处于低水平状态。一方面由于教学投入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与教师自身思想不够重视有关。在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学讲式课堂教学模式中高中历史教师要充分重视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将其功能有效发挥出来,改变单纯的口头讲解为主的枯燥教学方式,为高中历史课堂增添更多的生动信息,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教学氛围从“满堂讲解”到“鼓励参与”

许多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习惯于满堂讲解,将全部知识点恨不得一下子塞进学生脑海中,教学活动中较少兼顾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完全着眼于应试目标。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受到制约,也没有较好的空间参与师生互动,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广大教师要强化教学改革,不再进行满堂灌输,要营造吸引并鼓励学生参与的良好氛围。学讲式课堂中教师在教学态度上要保持和蔼可亲,多使用启发性语言,多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勇于讲出自己的观点,即使错的也没有关系,要以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有了这样的浓厚氛围,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会感受到民主、平等与尊重,也就更能够敞开心扉开展交流活动。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放下思想的包袱,有效投入到历史学习研究之中。

3.教学流程从“一问一答”到“引导探究”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对学生主体地位和学习参与性兼顾不足,即使有师生互动的教学流程,也大多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教学较为机械,学生的协作能力也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我在学讲式课堂教学中,采取引导探究的方式组织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他们给予思维的引导,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学习。例如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内容教学中,我首先出示了一组思考题,要求学生分小组按照这样的思考题进行分析研究:远古时代哪个生产部门占据积极主导地位?“神农”在早期神话传说中有什么特殊的地位?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生产工具有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古代赋税和徭役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贫者无立锥之地揭示了什么现象?等等。在这样一组探究题的引导下,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思路更加清晰,教学知识点与重难点也都融入这样一组探究题之中,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析研究,集中大家的智慧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较好地提高了重难点突破的效果。

4.教学反馈从“课后作业”到“课内作业”

教学信息的搜集对教学方式调整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关注的主题。除了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外,教师还要通过作业的形式检测重难点达成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课后作业检测为主,我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反馈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将课后作业调整为当堂检测的课内作业,通过选择、填空、简答、论述等题型的组合,简要地回顾学生在当堂学习的效果,这样的教学方式改革,能够帮助教师在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实际学习信息,同时,学生在这样的检测环节,也能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这样的检测方式既能够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检测的过程。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习兴趣;历史教学

不管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要让学习的主体产生对于学科学习的热情带着兴趣进行学习,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总体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特点既具有独立性又具有依赖性,他们乐于学习,乐于接受新事物,但这种学习却又是建立在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基础上的。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他们自发的动机。所以,高中历史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在引发学生兴趣方面多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来加以实践。

一、从构建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来调动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及包括认知因素也包括情感因素。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从把握师生关系的情感因素入手,可以建立起来和谐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从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能够带着一种喜爱的情感学习这门学科。因此,要使学生对教学这种活动感兴趣,就必须以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为基础,而师生之间是否建立良好的感情,形成融洽平等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中国有句古语“亲其师而信其道”,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他(或她)的课,很多时候这样的喜欢,甚至会影响到学今后的专业方向选择。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对于学生的尊重和理解,要耐心地引导学生不要用批评的方式。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给学生的学科学习带去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二、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分析当前学生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知识兴趣不高的原因,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很多教师只是自说自话,灌输式的让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知识,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自由和空间,所以,在教学结构方面教师主导的比例过重,给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的机会太少。学生头脑中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和想法,教师也不给学生进行分享的机会,这让学生感觉到内心有很多的抵触。所以,我们要从教学的结构方面进行优化调整,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理念方面进行积极的创新,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要认识并且尊重到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爱好。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的有趣的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不断出现的挑战性问题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爱好的重要手段。所以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的教师,在学习方法的学习和创新应用方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个人的教学风格,进行创新式的组合和调整。要不断提升教师在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通过设计一些互动式的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热爱这门学科,能够在体验的学习中感受到成就感,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历史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强学生的兴趣。

三、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高中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入手调动学生的兴趣。学生如果能够亲自参与课堂教学组织和设计的过程,这种控制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内在价值感和收获感,从而表现于外就是兴趣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围绕着某些历史观点,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起学生之间的争论。当学生之间出现了一些观点上的分歧时,历史教师正可以利用这些分歧,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采用这种教学法的关键是看教师如何正确地启发和引导,来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踊跃地参加到讨论、答辩中来,让全体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这种讨论和争论中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让大家在这样的争论中有了更多的想法,有了更多新的发现,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学习经验。总而言之,在高中历史这门学科的教学之中,笔者认为学生的兴趣建立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要让学生喜欢这门学科,不需要教师有太多督促监督,学生自觉就会有更多探究式的学习,他们自主探究学结历史学科知识,形成每个人独特的知识网络,并且在平时的谈吐之中也能感觉到学生通过历史的学习人生经验和智慧方面都有了显著的丰富和提升。所以,培养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兴趣,就好比一把金钥匙,只要掌握在学生的手中,学生有了兴趣,自然在历史这门学科的学习中会有丰硕的收获。

参考文献:

[1]李杰,杨婷婷.高中历史教学中史学理论的应用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与其他学科一样,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巧妙的设置疑问并且引导学生们去进行课堂讨论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学生们在不断的讨论之中才能形成思维的火花,只有教师们所设置的问题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们才会去积极主动的探究问题的答案。举例来说,在进行高中历史课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一章节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假设没有发生萨拉热窝时间,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还会发生吗”这一问题,通过这一问题引导学生们主动的进行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集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在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过后,学生们就会明白:“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应是资本主义政治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的较大矛盾,而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应是德意大两个帝国主义不断侵略和扩充的必然产物”。再比如说,进行“”这一章节的教学时,教师便可以提出“假设袁世凯没有出卖维新派,那么是不是就一定会成功”这一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就会产生不同的答案,一些学生就认为:“如果袁世凯没有出卖维新派,那么慈禧就不会发动政变,那么变法就不会失败”,还有的同学认为:“与凶猛顽固的封建势力相比,维新派的实力还是太过于薄弱,因此,的失败应该是迟早的事”,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在学生们相互讨论过后,教师应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总结作用,为学生们做出正确的解答,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决定了失败的命运,而袁世凯出卖维新派这一举动只是加速了失败的进程。教师通过巧妙的设置疑问以及诱导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激发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借助历史资料,重点培养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材已经更加的生动和形象了,在教材中也增加了大量的思考素材和相应的历史信息。而这些历史信息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和载体,学生们应积累了足够的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养成历史学科的能力。因此,高中历史教师也应充分的结合教材中所提供的各类历史资料,多角度的帮助学生们有效的结合和运用各种历史资料信息,并且深入的研究相关问题。举例来说,教师可以提问“中国是如何一步一步的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作为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一条主线,这一问题的知识跨度和时间跨度都非常大,只有全面的参考中国近代史的相关资料,并且进行分析和总结,才能得出答案。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导火索就是鸦片战争,而中法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则加剧了这一进程,之后帝国主义所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则导致这一局面的基本形成,最后八国联军侵华同时迫使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辛丑条约》后,中国彻底沦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面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时,就必须结合相应的历史资料启发学生产生深层次的思维,重点培养学生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提升学生们的思维。

3扩展延伸,拓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历史既有自然的历史,也有社会的历史,同时在经济、科技、政治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历史知识。而历史这一学科的特点也决定了学生的思维必须具有足够的广阔性,因此,在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全面并且系统的分析问题,应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既要同中求异,也要异中求同,充分的认识到事物的共性和个性,充分的拓展思维的广阔性,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举例来说,在教师讲解“义和团运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提问“在中国的近代史中,还有一次与义和团类似的运动是什么”,那么学生就会立刻回答出“太平天国运动”,紧接着教师应继续提问“这两次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就能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紧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对这两次运动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启动了学生的思维,同时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通过采取扩展延伸以及开阔学生视野等方法,充分的培养的学生们的思维能力。

4结束语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三个专题的组合,学生可以形成两种认识,其一,没有哪一种经济政策可以一劳永逸,要以发展为目标,改革为动力,不断调整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二,人类文明的成果是可以相互借鉴的,要突出世界范围内经验和教训的汲取,正如邓小平所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主题三,人类经济文明发展的主流和归宿,即“发展”是主题。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描述的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向,所以本专题是本册书的一个“终点”。以上是粗线条的、宏观的、横向的将历史(Ⅱ)进行了意义建构和细化处理,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的做横向或纵向的细化,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状的、科学的新体系。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依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建构出不同体系。

在教师构建新体系的过程中,虽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在具体操作中还是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或方法。

第一、教师要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和细化处理。面对新课程专题体例下的历史教科书,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带着积极心态对新体例和新内容进行“意义建构”,即教师(学习者)在与教材(外界刺激和信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建构和修正原有知识结构,从而对教科书实现新的认知、认同,完成意义建构。接下来的第二个学习环节则需要教师静下心来,按照新的知识结构对具体内容进行“细化”处理,从学习理论的角度看,“细化”属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范畴,虽然伴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行为主义饱受质疑,但就历史学科而言,行为主义中的“细化”策略仍然非常实用,即通过纵与横的细化过程,将历史发展的宏观脉络和微观环节梳理成线性或网状的结构,其对历史学习的价值毋庸多言。虽然我们不刻意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严密,但并不意味着否认和排斥知识的内在逻辑。

第二、运用一种或几种史观对专题和素材进行梳理。上面案例主要是以文明史观来予以驾驭的,在过程中必然要涉猎现代化史观和整体史观,这主要源于文明史体系具有最大的包容量,文明史体系“既有自身的特点,又可以吸纳现代化范式、整体史范式的核心内容。因为现代化的实质是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整体化的实质是工业文明将世界变为‘地球村’,而这都是文明史要探讨的重要问题”。①同样,在教学实践中以生产力为主线的传统研究范式依旧能得到广泛使用,“历史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共同的基础和最终的推动力量是物质生产的进步”。②按照这样的逻辑,在总复习中,我们可以先从历史(Ⅱ)入手,再是历史(Ⅰ)和历史(Ⅲ);也可以实现诸模块专题间的互动,如学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可以在历史(Ⅰ)中寻找其在政治领域的痕迹,如1832年议会改革、1875年宪法的颁布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巩固、巴黎公社的发起与失败等;亦可在历史(Ⅲ)中印证其思想文化演进进程中的作用,如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科学领域的突破和文艺界的流派等。而这些要素恰恰又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这样以物质生产为动力,推动人类社会纵向演进和横向拓展。总之,史观是人们看历史角度,如果说专题是散落的珍珠,那么我们的老师可以用一种或几种史观来把这些散落的珠子链接起来,不需要过多的语言,但却有点睛之效,而对史观的认知和恰到好处运用这本身也体现了我们教师的思想和教育技艺,不同的史观代表了诠释历史的不同范式,我们要敢于让学生去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历史,进而形成批判、质疑和理性的选择。

第三、走到教材背后,解读教材的编写特点和素材选取意图。我们虽然否定神话教科书,但必须强调教科书是一种最典型、最主要的教学资源。而在新课程标准下,各版本教材编写有很大的空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那么怎么走到教材背后,与编写者对话,进而明确每一篇章和每段素材的编写意图,也是我们历史教师实现意义建构和细化处理的重点。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是主题加典型知识的模式,所以首先要把每个专题的主题理解到位,自然各课就成了诠释该主题最典型的史实。而在前面案例中把“文明的纵向发展带动横向拓展”整合成一个大主题,那么把“古代中国的农耕文明”和“近代西方的工业文明”分别作为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的典型代表是再适合不过的了,用这样的逻辑对教材解读,自然不会有那么强的割裂感。此外在实践操作中,我们也可以发挥老师和学生的主动性,适量拓展我们确信的更具代表性的史实,也可以把那些选到教材中的、但我们又确信其并非最典型的史实进行简约处理。第四、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

赵亚夫在《换个角度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我看专题史教学》中写到:“我们坚持的通史教学的优点是否就被发挥?做到了怎样的程度?你所做到的事有没有意义———它服务于怎样的历史意识?学生从历史教学中学到的知识、获得的能力,果真可以服务于一个现代公民所必备的行动能力吗?”这段掷地有声的文字给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以深刻的反思,无论教科书是以通史体例还是专题体例得以呈现,都不应该简单直接的传递给学生,而老师恰恰是学生与历史对话的桥梁,更是多种历史素材(包括教科书本)的加工者,而无论是桥梁的角色还是加工后的教育素材必须要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需要,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笔者在前面所强调构建新体系云云,绝不是以一种新的教条代替旧的教条,进而成为另外一种形式的“教教材”,成为灌输给学生的新的模版。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对专题顺序的调整、对不同资源的整合,以及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解读历史事物,都是在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发展需要,努力强化一种科学的教科书意识,即教科书只是一种主要的学习资源,绝非不可质疑的真经,亦非自上而下的绝对权威;努力培养学生“质疑、尝试、实验、反思、批判和创造”等能力,以期发挥新世纪历史课程“公民性、人文性、道德性、民主性、个性和世俗性”的核心育人价值。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影响着如今的整体教学水准,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目前,历史教师正逐渐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认知。与此同时,相关的历史教学根据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较大程度上的改革。但是,在这种变革体制下,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将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授。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第一,初中历史教学仍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在实际接受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偏激性。在长期以来的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占据的地位相对较弱,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教师、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强、积极性不高,导致教学效率相对较低,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使教师的实际教学效率也相对较低。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将系统的知识进行深入细化的讲解,而学生也习惯于硬性记忆,不能将历史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理解。这就使教师在进行具体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严重的偏移,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且还使教师的实际教学效率难以得到提高。第三,因受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教师很难在学习过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只能单纯地依靠粉笔+黑板以及口述进行课堂教学,很难促使学生形成较为直观、形象与历史性的认知,如教学设备落后,教师很难向学生进行高效的教学,不利于有效教学的开展。

二、历史创新性教学的对策

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了解历史的情况下,同时也要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责任感与爱国情怀,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创新性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推动历史教学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笔者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如下对策:第一,历史教师要以自身魅力积极带动学生主动地学习。在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学魅力。第二,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教育。只有具备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指导。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要以创新性理念进行教学。第三,要以创新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以创新方法让学生积极地接受历史知识,不仅如此,还要相应地构建教学环境,可依据创设性环境与多媒体等多种方法,将历史知识直接采用直观、形象且比较生动地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要真正做到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探索历史。第四,需要对不同学生进行创新教学。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疏通知识脉络,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三、结束语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1.历史教科书中的问题。初中历史课本由于所学的知识相对较浅显,所以书中所给出的材料过于简短,对事件的叙述并不完整,总是以简短的几句话带过,并不能将当时整个历史情境表达出来,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大。编者在编书时,通过精心挑选,考虑到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应提供形象生动的历史参考资料。史料在印证历史、提供历史情境、引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对史料的探究,提高了他们敢于怀疑、求索真知的能力。教师应该注重教学和史料运用的结合。2.教科书以外的资料运用问题。这方面的问题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也要依靠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指导学生应学习哪一方面的历史事件,并且给出相应的探索方向,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自己要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相关资料,比如图书馆、博物馆、电脑、杂志等。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时,应掌握“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在这个信息时代大量信息参差不齐,应避免在不重要的资料上浪费过多时间。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经验指导。3.学生兴趣问题。在获得学习资料后,只有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和学习兴趣,才能对所掌握资料有探究兴趣。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二、针对史料运用问题所提出的建议

(一)注意史料运用的趣味性和思考性比如在学习改革开放这一历史事件时,为了使同学们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30年中国的巨大变化,教师可以运用图文并茂的课件向同学展示。从衣食住行用等各方面来表现巨大变化,比如:人们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人们的服饰也由千篇一律的灰色、蓝色转变为各种风格的时尚服饰;由平房搬进了高楼大厦;交通工具盒和通讯工具越来越发达、越来越便利。这将会极大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探究改革开放为什么会带来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提高学习效率。

(二)史料运用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征、思维能力还没达到较高水平,教师应在教学中多运用具体的、形象的资料,较少使用抽象概念。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和剖析还停留于表面现象,难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此,在使用直观易懂的传说或者故事时,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三)加强教师在史料运用中的主导地位初中阶段是学生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加强引导和帮助,平时做好有心人,为学生收集有用的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史料运用要与课堂目标紧密结合,与教学重难点相契合;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为学生提供解决策略,给予帮助和支持。

三、小结

历史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真正有效的史料首先是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学生理解的。著名教研员夏辉辉老师说:“初中老师的教学设计重点在于能否化难为易,将史料变换成初中生易于理解、接受的形态。”史料的平易性就是要破除史料的冷漠外壳,向学生展示“亲和”的一面,为此,首先要通过直白的翻译、注释、说明,帮助学生扫清文字障碍和理解障碍,化难为易。还可以对第一手史料进行裁剪和编辑,在保留核心、有价值的信息前提下,保持史料合理的长度,化繁为简,使史料的设置贴近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理解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对史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提取、理解、体验。其次,有效的史料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初中学生的历史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更加喜欢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富有情境的史料。为此,可以精心设置一些带细节性的史料,因为细节总是具体、形象的,是可感知、摸得着的。教师设置史料时应凸显细节意识,善于从史料中寻觅细节,并且注重在每个细节上增加兴趣点,让学生趣味学历史。第三,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史料的设置要注重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立足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编制与学生特定经验相关联的史料,使学生学习史料的过程“平易化”。

2.问题性。

有效的史料一定内含有价值的问题。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为教材做注脚,局限于教材内容,其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有价值的问题应具备目标性、层次性和趣味性。“目标性”指基于史料的问题应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提出来的,目标是应用史料设问的依据与方向,也是体现史料思维价值的根本所在。教师应在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充分发掘史料中所蕴含的三维价值,使设问的视角兼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次性”:一是指运用史料设问时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不同层次的问题有各自不同的需求,所以设置的问题要使不同层次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都能在研读史料过程中获得思维的锻炼。二是给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精心架设台阶,通过循序渐进的设问,使学生在迈向一级级“问题台阶”中沿着思维逻辑的引导实现思维向纵深推进,这样才能完成对史料的透彻理解和有效运用。“趣味性”:是将有意义的问题以“有趣”的方式提出,问题新颖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发他们积极思考、探究。因此,在运用史料编制问题的时候,不但要考虑问什么,还要考虑怎么问,通过趣问而激思。

3.多样性。